WFU

2023/3/27

記暫告一段落的台日每月胎兒醫學英語病例報告 --謝謝川瀧元良醫師多年來無私的教導

2023/03/27 台兒參加第98回FTSNJ(北日本遠隔胎児セミナー)英語病例報告
2023/03/27 台兒參加第98回FTSNJ(北日本遠隔胎児セミナー)英語病例報告 

日期:2023/03/27
作者:張東曜醫師

川瀧元良醫師每月最後一個週一日本時間的1730,都會對日本同業做遠距視訊教學。台兒受邀每月在會議開始時用大約15-30分鐘和日方做英語病例交流已經有五、六年的時間。由於週一這個時間(台灣時間是1630),我的門診還停不下來,因此都是選定個案後,由資深的放射師或台兒其它的年輕醫師披掛上陣。這些年來,已經是台兒例行的學術活動。

2023/3/19

拯救胎兒計劃芻議 -- 募集研究和活動經費

2023/03/15 陳持平醫師在台兒說明拯救胎兒計劃
2023/03/15 陳持平醫師在台兒說明拯救胎兒計劃

日期:2023/03/19
作者:張東曜醫師

隨著胎兒診斷能力的進步,我們逐年對胎兒期的異常有更深刻的了解。其實,從受孕到生產,子宮內的歲月,並不全然靜好,而是充滿來自胎兒本身的發展、子宮環境的變化、甚或來自醫療干預的危機與挑戰。

有些異常,在出生後沒有治癒的可能,且可能造成個人、家庭、和社會沉重的負擔,家長可能因此選擇中止妊娠,例如重大染色體異常、無腦兒、開放型神經管缺損等。

2023/1/9

寫給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拯救胎兒專案 -- 從篩檢、診斷、治療、到研究

2022年歲末胎兒熱線感恩餐會

日期:2023/01/09
作者:張東曜醫師

自2019年成立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後,2020年我們在LINE上推出了『台灣胎兒熱線』的原型, 2021年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專職的秘書長崔艾湄博士到職,重新整隊,開始對胎兒異常的家庭提供教育訓練課程、招募胎兒熱線志工、並尋求公益團隊的支持。

2022年12月,振興會召集了振興會工作同仁、他院同道、志工、相關社福團體同道、個案家屬代表、和成軍才三個多月的振興會『嘰哩呱啦』阿卡貝拉兒童合唱團和家長,舉辦第一次的感恩餐會,終於第一次有機會和散在台灣各地,平時經由遠距的方式提供胎兒熱線協談服務的志工見面。

2022/8/7

給特殊孩童發揮魅力的舞台、給正常孩子生命教育的歷程 – 和顏樂色阿卡貝拉合唱團

 

日期:2022/08/07
作者:張東曜醫師


今年初,我所屬的扶輪社邀請到台灣合唱音樂中心的陳雲紅老師來例會演講,講述她帶領『蝦米視障人聲樂團』的故事,也分享了『蝦米』的表演,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啟發。會後,我向前跟陳老師致意和請教,心想阿卡貝拉(A Cappella)或許也是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可以試試的工作。

其實我之前並不知道阿卡貝拉是什麼?這次我終於了解阿卡貝拉指的是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表演。

2022/5/8

台灣胎兒心臟病遠距諮詢倡議 - Taiwan Fetal CHD Tele-Consultation Initiative (TFHTCI)

台兒與日本川瀧元良醫師每月固定兩次遠距胎兒心臟病討論會實況

文:張東曜醫師
日期:2022/05/08

COVID疫情讓人的移動變得困難,但也讓遠距視訊的需求大量增加。所幸遠距視訊技術的發展在疫情之前就已臻成熟,而經由疫情,遠距視訊也逐漸深植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台灣胎兒心臟病遠距諮詢倡議由我和日本川瀧元良醫師共同發起,旨在善用遠距視訊技術和醫療影像系統聯結胎兒心臟病專家團隊和需要專家諮詢的第一線醫療團隊及有需要的病家,以減少人的移動,並提昇醫療的可近性和品質。

2022/5/7

2022第14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序文 - 從心開始

A Practical Guide to Fetal Echocardiography
A Practical Guide to Fetal Echocardiography 第一版至第四版

日期:2022/05/07
文:張東曜醫師

今日2022年5月7日,COVID-19新增本土病例46,377例。Omicron病毒株雖然正在台灣肆虐。不過,對照去年五月時因疫情提昇至全國第三級警戒時的時空背景,病毒的毒性改變了,疫苗的覆蓋率也完全不同了,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也逐漸鬆綁之中,雖然說不出時間表,但我們離恢復正常生活的時間應該是更近了。

去年工作坊時,我們第一次全面採用遠距的形式。有人跟我說學習的效果也不錯,還不用交通時間。但是各種醫學會年會、講座這些事,從來就不只是學習而已,除非你沒有朋友。能利用這些機會和久違的同道見面、聊上兩句、互道平安、交換一些小道消息,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因此,今年我還是預訂了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時間是2022年11月20日(週日),來舉辦第14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我選擇了『從心開始』,做為這次工作坊的主題。

2022/4/24

起於失智、終於安寧 -- 寫給台大安寧病房

文:張東曜醫師
日期:2022/04/24

我是半子,多數時候,我跟著孩子叫阿媽。

十年前,自從阿公走後,阿媽就開始出現失智的症狀。

剛開始的時候,阿媽去倒垃圾,因為忘了大門號碼鎖的密碼,被鎖在門外。大家以為她走丟了,後來發現她笑笑地站在門外,一時還傳為趣談,覺得阿媽是老古錐、好可愛。

後來,阿媽的生活漸漸無法自理,也慢慢喪失言語的能力,兒孫們輪流逗弄她,考問她這是誰、那是誰,如果答對了,大家一陣歡呼,被叫對名字的人,就會覺得很高興,覺得自己在阿媽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