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7/5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子癲前症防治計劃』

 

文:台兒診所 張東曜醫師、三軍總醫院婦產科 林啟康醫師
日期:2025/07/04

子癲前症發生率約3%,可能導致嚴重的母嬰併發症,泛指妊娠20週後發生的高血壓,且併有蛋白尿或其它器官系統的功能異常。

其中約三分之一屬早產子癲前症(未滿37週生產),另三分之二屬足月子癲前症(滿37週後生產)。

2025/5/31

胎兒醫學日新月異、台兒如何將診斷能力最大化並輕鬆應對 - 2025年5月(世界子癲前症月)結束前的一些碎念

日期:2025/05/31
作者:張東曜醫師

2001年我在馬偕醫院成立妊娠評估中心時,即規劃了早期、中期、晚期、和產前四期的妊娠評估,以補強一般產檢的不足,主張由專長產科的一般婦產科醫師照顧孕婦、由專長胎兒醫學的婦產科醫師照顧胎兒,通力合作,讓媽媽和胎兒都得到最專業、最符合時代水準的照護。

其實,我那時就蠻想把單位命名為胎兒醫學中心的。

2025/5/25

從啟蒙到傳承 — 參加馬偕「陳銘仁醫師退休暨慶生會」,一段有關台兒胎兒心臟病小組的前世今生

 馬偕「陳銘仁醫師退休暨慶生會」

日期:2025/05/25
作者:張東曜醫師

昨晚在老爺酒店參加亦師亦友的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銘仁醫師榮退暨慶生會,我要在FB分享這一段歷史。

1997-1998我在馬偕擔任婦產科總醫師時,已經決定要走產科超音波。那時現在人稱胎兒心臟超音波聖經A Practical Guide to Fetal Echocardiography才出第一版(目前已經出到第四版)。我在當時剛興起的Amazon買來第一版,薄薄的117頁,畢竟隔行如隔山,對我有如天書。因此,我向當時的馬偕小兒心臟科主任陳銘仁醫師毛遂自薦,請他收留我,利用公餘到小兒心臟超音波室見習。在他和資深超音波技術員秀琴的指導下,才慢慢看得懂書上寫些什麼。

2024/7/24

2024第16屆台兒胎兒醫學工作坊序言

日期:2024/07/24
文:張東曜醫師

國會亂象真不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專業是社會信任和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無論政治上怎麼主張,都不應該毀壞獨立的專業,不論是法律、也不論是醫學。

每年的工作坊,都是台兒盤點這一年來努力的成果,和大家開心分享心得的時候。我們努力在健保崩壞和少子化浪潮的挑戰下,建立胎兒醫學的烏托邦,維持專業上的自主,做第一線產科醫師的後盾,在行有餘力之時,也嘗試著支援還在醫學中心奮戰的同道,因為我了解他們的難處。

2024/6/29

轉貼婦產科醫學會立場 / 反對恐龍法官 - 生育必然有不可控的風險,醫療是專業,不是生育的避險工具,出險的提款機

 



日期:2024/06/27
文:張東曜醫師

轉貼婦產科醫學會立場

反對恐龍法官、、、

生育必然有不可控的風險,醫療是專業,不是生育的避險工具,出險的提款機。

母子均安不是理所當然,是家長和許多醫療專業人員的努力,加上上天的眷顧,才能共同成就的幸福。

醫療人員是凡人,我們的勇敢來來自熱情、來自教育、來自自我期許、也來自社會的期待和肯定。

法院的判決可能強化、也可能弱化醫療人員的勇敢。

是不是恐龍法官,我們都有心証。

2024/6/9

如果我們有兩兆可以花,要不要生一個小孩,獎勵一千萬?

 

遠眺龜山島

日期:2024/06/08
文:張東曜醫師

花東三法可能要花至少兩兆新台幣,如果這兩兆拿來獎勵生育,多生一個新生兒獎勵一千萬,剛好可以增加20萬名新生兒,我覺得這比花兩兆打通中央山脈更好。

去年(2023年),台灣的新生兒數是13萬5千人,而30年前(1993年),是32萬5千人,一年出生數少了近20萬人。

去年(2023年),花蓮縣現住國人數是39萬6千人,台東縣是29萬3千人。

為了讓大家方便理解兩兆是多少錢,該不該這樣花,好讓民眾充份表達意見,以督促立法委員好好討論,善盡職責,集思廣益,不要閉著眼睛跟著黨意瞎投票,媒體和專家做了很多比方,在此,我提供另一個比方,讓大家好好想想,真有兩兆,要不要這樣花。

2024/5/19

當民主倒退三十年,只有走上街頭,從立法委員手中,收回我們的權力

 

文:張東曜醫師
日期:2024/05/19

當目睹2024/05/17立法院白藍兩黨的亂象,心中無限感慨。

我們的『立法院』,什麼時候變成了『表決院』?

各位知道表決的內容嗎?有經過逐條討論嗎?

我們的『立法委員』,什麼時候變成了『司法委員』?

各位是人民選出來立法、為民服務的,不是選出來讓人民和外資懼怕,讓有志之士恐懼入閣為官,讓執政黨找不到可用人才的。天哪,怎麼會想要制定藐視國會罪?

花蓮交通三法要花兩兆以上的預算,居然可以只花11分鐘就通過交通委員會?

人民選各位出來幫大家看緊荷包,怎麼會帶頭敗家、不顧財政紀律、甚至想拿主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