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兒診所 張東曜醫師、三軍總醫院婦產科 林啟康醫師
日期:2025/07/04
子癲前症發生率約3%,可能導致嚴重的母嬰併發症,泛指妊娠20週後發生的高血壓,且併有蛋白尿或其它器官系統的功能異常。
其中約三分之一屬早產子癲前症(未滿37週生產),另三分之二屬足月子癲前症(滿37週後生產)。
胎兒可能因胎盤功能不良、生長受限、羊水過少、胎盤早期剝離......等原因必須提前生產,以避免子宮內胎兒死亡。
孕婦可能因血壓過高、痙攣、腦出血、多重器官系統功能異常......等原因必須中止妊娠,以避免危急孕婦生命的安全。
隨著現代孕產婦普遍晚婚晚孕,子癲前症的發生率逐年上昇,子癲前症防治已成為現代產科學刻不容緩的議題。
根據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近30年來的研究,根據適用週數,綜合評估孕婦的病史、平均動脈壓、子宮動脈血流阻力、選用若干孕婦血清生化指標,可以協助醫師篩檢可能罹患子癲前症的高危險群孕婦,防患未然,從而降低子癲前症所引起的併發症。
如果是早產子癲前症(未滿37週生產)的高危險群,建議在16週前開始服用阿斯匹靈到36週,可以大幅降低早產子癲前症的發生機率。
如果是足月子癲前症(滿37週後生產)的高危險群,則可能要增加產檢頻率、密集追蹤及評估,以決定是否要在適當的週數提前生產,避免因足月子癲前症而發生嚴重的母嬰併發症。
為有效防治子癲前症,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主張於妊娠12週、22週、32週、36週四個時間點進行四階段的子癲前症篩檢,幫助醫師和您即時掌握您當下可能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並採取相對應的醫療處置。
根據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最新的研究,併用孕婦的眼動脈血流參數,即使不選用若干孕婦血清生化指標,也可以大幅提高現行子癲前症篩檢的檢出率,且成果相當,是臨床上值得推薦的選擇。
子癲前症發生的機轉有兩個理論,第一個理論主張子癲前症肇因於妊娠早期時胎盤形成的障礙,尤其是早產子癲前症。第二個新提出的理論則主張子癲前症肇因於孕婦本身的心血管系統功能不良,所以才導致妊娠早期時胎盤形成的障礙,也導致沒有明顯胎盤功能障礙的足月子癲前症的發生,甚至導致產後長期的心血管系統障礙,如慢性高血壓。
不論那一個理論,我們都可能觀察到眼動脈血流參數在臨床症狀還未明顯時即可能有異常,或有子宮動脈血流阻力的異常,從而辨認出子癲前症高危險群。甚至有研究指出,曾發生子癲前症的孕婦在產後若干年後,眼動脈血流參數仍可見有異常的情形。因此,眼動脈血流參數在臨床上的應用,除了預測和篩檢,也可用於監測疾病的進程。
%%%%%%%%%%%%%%%%%%%%%%%%%%%%%%%%%%%%%
如果您選擇或由醫師建議加入這個計劃,請配合超音波室的技術人員詳讀以下說明,並做好以下準備
1. 我們會同時測量你的眼動脈和子宮動脈,並詢問病史及記錄血壓。
2. 眼動脈超音波可用於各孕期預測、篩檢及監測子癲前症。
3. 如您有配戴隱形眼鏡,請務必於「進入檢查室前」先摘除(如需隱形眼鏡盒及生理食鹽水請找護理人員索取)。
4. 檢查時,受試者將處於仰臥,檢查人員會將塗有傳導凝膠的探頭,橫向輕輕放置在受試者閉合的上眼瞼上。
5. 眼動脈超音波已是臨床的常規檢查,不會對眼球造成傷害。檢查中如果感到任何不適,請立即告知檢查人員。
%%%%%%%%%%%%%%%%%%%%%%%%%%%%%%%%%%%%%